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顾恺之艺术创作,顾恺之艺术创作特点

cysgjj 发布于2024-04-16 17:12:03 艺术创作 65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顾恺之艺术创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顾恺之艺术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顾恺之的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庐山图顾恺之赏析?

顾恺之的艺术特点及形成原因?

顾恺之的风格那么突出,都源于他的用笔。魏晋是以瘦为美的时期,所以“骨谢相”在当时的人物造型中被广泛表现和类拜。

“骨”在人物造型上是和人物的“神”相连的,只有“骨”到了才能体现出“神”。顾恺之的运笔连绵不绝,对于线条力度的把握很均匀。

顾恺之艺术创作,顾恺之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与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有关。《世说新语》中经常会形容人“风神俊朗”“风神淡雅”之类,以凸显人的独特品质。顾恺之提出绘画的“传神”也就是在这种社会审美环境中产生出来的。

后世对于传神论的不断理解,其实是不能脱离魏晋这个时代而去分解出来品评的,否则已经是脱离了顾恺之的原意。现在讲传神其实更契合于谢赫所提的“气韵生动”,而非顾恺之所传之“神”。

庐山图顾恺之赏析?

《庐山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山水画。 该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该作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极大。真迹已佚,亦无后世摹本存世,今人无法赏析。但唐代张彦远(815—907年)所作的《历代名画记》和北宋郭若虚所作的《图画见闻志》都曾有记载。该作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极大。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顾恺之共有6山水画作,除了《庐山图》外,还有《雪霁望五老峰》、《山水图》等,顾恺之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山水画鼻祖。

顾恺之艺术创作,顾恺之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秦两汉绘画艺术中,孕育着自然山水的因子,但仍然只是人物画这一主流地位的背景和陪衬,从附庸的地位挣脱出来,进而形成为独立的山水画,则始自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形成和确立,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最典型地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变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因而推至“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极高地位。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尽管有些论者将《洛神赋图》视作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但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完全独立的山水画,而顾恺之所创作的《庐山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顾恺之出身于江南显族,生长于山水秀丽的无锡,曾在大司马桓温的幕下做过参军,后官至散骑常侍,却不与政事,***于长江沿岸山水名胜。夹江湖而飞峙,蕴灵性而奇崛的庐山,吸引着顾恺之,他遨游于奇峰秀水之中,对山水之美有格外的体味,将自我对山水审美经验转化、升华为山水画---《庐山图》。

顾恺之艺术创作,顾恺之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顾恺之艺术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顾恺之艺术创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241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