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马思聪的艺术创作,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特点

cysgjj 发布于2024-05-18 14:12:22 艺术创作 2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思聪艺术创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问小提琴演奏专业的师生,平时听的曲目单是什么?
  2. 有哪些著名音乐人是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
  3.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4. 思乡曲,谁的?

请问小提琴演奏专业的师生,平时听的曲目单是什么

您好,我是V妮。

作为一名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马思聪的艺术创作,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国初期,小提琴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各音乐院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50年代马思聪迎来了小提琴创作的高峰期,独奏曲有《第二回旋曲》、《山歌》、《春天舞曲》、《跳元宵》、《跳龙灯》、《新疆狂想曲》等,另外,江文也的小提琴奏鸣曲《颂春》(1951)、茅沅作曲《新春乐》、《新疆之春》、沙汉昆的《牧歌》、廖盛京的《红河之歌》、杨宝智改编曲《喜相逢》、施光南的《瑞丽江边》、秦咏诚的《海滨音诗》。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探讨创作的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广为人知。

马思聪的艺术创作,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期独奏曲有《仇恨怒火燃胸怀》、《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我爱祖国的台湾》、《苗岭的早晨》、《迎来春色换人间》、《丰收渔歌》、《黎家代表上的北京》等。

80年代以来,小提琴进入繁荣时期,创作多样化,代表作:《鹿回头***》、《小提琴协奏曲》、《山之女》、《幻想曲》、《川江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草海音诗》等。

以上这些曲目,常出现在专业小提琴师生练习中及歌单中,专业的演奏者会在听音乐中不断进行耳朵,力求提升专业技术传承中华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表现手法更加大胆并富有个性。

马思聪的艺术创作,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哪些著名音乐人是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

20年代中期上海俄国芭蕾舞团就在马克列佐娃夫妇率领下访问过哈尔滨上海俄国歌剧团演出的四位男芭蕾主要演员中B.沃尔斯基 、b.谢罗夫、A舍夫柳金都是哈尔滨人,在主要演员中A.格罗亚兹诺娃、A罗戈夫斯卡娅、O.曼热莱也是哈尔滨人。 上海著名芭蕾舞导演索科里斯基(哈尔滨俄侨)曾说:“哈尔滨连续多年是上海芭蕾力量的供应地,上海芭蕾舞的很多“星”们都是在哈尔滨学习过的,并开始自己的专业。”这些都是事实可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1930年秋,哈尔滨俄侨舒什林离开哈尔滨赴上海担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声乐教授。他在哈尔滨有着6年的艺术生活,在上海从事了长达26年的音乐活动,为中国声乐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黄友葵、沈湘、满福民、胡然、杜矢甲、斯义桂、曹岑、郎毓秀、唐荣枚、魏鸣泉、高芝兰、李志曙、周慕西、温可铮、张仁清、张光华、周仲南等著名的声乐家。-摘自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照片是上海音乐学校的前身上海音专的首任校长谭抒真(哈尔滨俄侨克尼西的学生上个世纪20年代)的手书。上海音乐学院创建人萧友梅先生也是哈尔滨俄侨的学生!

哈尔滨俄侨钢琴家拉查雷夫的中国学生有吕骥及向隅同时也是后来我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启蒙老师。犹太钢琴家阿达.勃朗斯坦夫人,1916年生于哈尔滨,曾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傅聪等人的专业老师。哈尔滨俄侨小提琴家托诺夫1925年后前往南方教学,中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聂尔、冼星海、马思聪、陆以循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另外朗朗的钢琴启蒙老师宋雅芬也是哈尔滨俄侨的学生!

海飞茨1936年来哈尔滨演出,米沙.艾尔曼1926年36岁来哈尔滨演出。还有津巴里斯特和格拉夫曼(曾在哈尔滨将交响乐团任首席)他们都是来哈尔滨访问他们的同窗(奥尔大师的学生)特拉赫金贝尔格。特拉赫金贝尔格在哈尔滨俄侨第一音乐学院(1921年建立)任教,在哈尔滨生活30多年桃李满天下!-摘自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

世界小提琴巨匠亚沙·海菲茨曾经三次到过哈尔滨1917年路过哈尔滨(肇东),1923年10月份第二次,第三次是1936年。


音乐才华更多的来源于天赋,尤其歌者更是这样,音域.音质.音色.乐感等等决定了一个歌者能否走的远,当然有了好的先天声带条件,后天的学习.努力.磨砺才能让天赋得以充分发挥。相反天赋不够,再如何努力也是事倍功半。专业音乐学院能培养出众的歌者,但是毕业即失业的更多。很多老一辈的歌唱家如:朱逢博.王玉珍.刘淑珍.何纪光.郭颂.蒋大为等等等等,以及现今四川阿坝州的云朵.雪莲三姐妹.扎西尼玛.陕北的王二妮.苏文等等原生态歌者都不是专业音乐学院出来的。或许唱美声的能在专业院校学习下是必要的,可惜的是,正如吴碧霞说的那样:很多是***美声。憋着嗓子唱不都是美声,美声也不都要憋着嗓子唱,去听听国家大剧院的美声抒情女高音李欣桐和美声花腔女高音孔小迪的歌唱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声。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演奏家?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汕尾海丰人。

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在美国费城逝世。

思乡曲,谁的?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但《思乡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

《思乡曲》是罗天婵唱的

罗天婵,1934年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客家人。她是我国歌坛上深受广大听众欢迎的新中国第一位杰出的抒情女中音歌唱家,原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歌唱)演员,任文艺界和妇女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中国致公党党员,国家级广东南音唱法的重要传人,是***时代杰出的文艺战士,受到过周总理极高的艺术赞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思聪的艺术创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31408.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