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唐代佛教艺术创作,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特点

cysgjj 发布于2024-05-31 00:48:50 艺术创作 37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代佛教艺术创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化度寺碑主要内容?
  2. 唐代雕塑有何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
  3. 唐朝信奉什么教?

化度寺碑主要内容

《化度寺碑》,全名《化度寺帮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贞观五年(六三一)立,楷书三十五行,行三十三字。原石早佚,是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比《九成宫碑》晚一年。据史记载,欧阳询年少时,笔势尚弱,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盖由学而致之。晚年楷书以《九成宫》、《化度寺碑》为最。

元赵孟頫跋:『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干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唐代佛教艺术创作,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记:『赵子固以欧阳率更《化度》、《泉》为楷法第一。虽不敢为然,然是率更碑中第一。而《化度》尤精紧,深劲,主角外露失之于温润;或刻意用笔规范,严谨内层,结体似呆板失之于奇趣。

化度寺碑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写的,记录了唐玄宗在位期间修建化度寺的历程和功德。碑文正楷工整,气势恢宏,是中国古代书法的杰作之一。碑文内容包括了化度寺的建立、规模、修建经过、建筑风格、以及赞扬佛教的功德等。碑文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书法艺术价值,更在于它对于研究唐代佛教、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雕塑有何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

我国唐代人物雕塑形象端庄丰满,气质浑厚,唐朝时我国国力强盛,催生了很多雕塑艺术大师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雕塑行业得到了佛家和 皇室的认可。

唐代佛教艺术创作,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至今很多雕塑家们都经常临摹仿制其中的一些作品,唐朝的力士雕像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嘴型大张。

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赤脚,多是半弓步的姿势,挺拔雄健。

现今的佛像和力士雕像大多为唐朝的形像,没有太多改变。

唐代佛教艺术创作,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见唐朝的雕像读后带的影响。

唐朝信奉什么教?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伟大时代。一提起唐朝时人们精神信仰,相信很多人都会立马想起佛教。唐朝的佛教文化极其兴盛,如三藏法师不远五万里而西行取经求法的事迹在中国人尽皆知。然而实际上,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上,除了武则天时期和宪宗朝外,唐帝国自高祖建国起,历代唐帝都十分尊崇道教,使得道教在唐朝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唐朝信奉道教。

唐高祖李渊早在立国之初,便尊奉老子李耳为其祖宗,四处大修老子庙,并且多次亲自前往祭拜。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唐高祖还特意下诏,宣布道教位在佛教先。太宗李世民也曾多次下诏,说“大道之行,肇于邃古”,道法可以“迈两仪而运行,包万物而亭育,故能经邦致治”,而“佛法之兴,基于西域,爱及东汉,方被中华。”,

唐朝主要信奉的宗教是道教,皇室家族主要信奉道教因为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从李渊起皇帝就以教主的后裔自居,积极扶植道教,企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

666年(乾封元年),高宗下令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进一步尊老子为大圣祖,令人画老子像颁于天下,要求生徒皆习《老子》、《庄子》等,

又封庄子为南华***,文子为通玄***,列子为冲虚***等,以壮大道教的势力。

玄宗还派人四处搜寻道经,编纂《道藏》3744卷。

当时两京和各州府都建有玄元皇帝庙,道观也很多,仅长安就有三十所。

据统计,到884年(中和四年),全国共有1900余所道宫,道士达1.5万余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代佛教艺术创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344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