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艺品 > 正文

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图片

cysgjj 发布于2024-06-21 20:06:07 手工艺品 39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瓦子寨介绍?
  2. 三月三的铜锣鼓是什么由来的?

瓦子寨介绍?

瓦子寨位于宁乡西南最偏远的龙田镇境内。相传明代初年劈山造田,此处开出一田形似龙头,左右各有一泉井,水清澈如同龙眼,于是将此地称为“龙田”。

瓦子寨地处涟源、安化、宁乡三县交界处,山峰矗立,气势磅礴,山脉连绵数十公里,也是雪峰山余脉进入宁乡境内的第一个高峰,海拔达1070.8米,是长沙四大制高点之一。登山而望,大半个宁乡、涟源、安化等尽收眼底。

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瓦子寨下面有一条长长的峡谷,谷内悬崖陡峭,十分险峻,至今流传着不少神奇传说。

相传朱元璋血洗湖南时,宁乡农民起义领袖梅四保在此占山立寨,抗击明朝官军。朱元璋领着他的人马来到这里,见迎面山崖挡住了峡谷口,兵马无法前进,朱元璋就下令寻找山民凿石打开道路,好让他的队伍通行。但四处搜寻,并不见一个山民。

于是,朱元璋只得命令士兵们自己动手,经过好几天开凿,方才打通了一条隧道。士兵们得意洋洋地通过隧道后,顿时四面云遮雾障,像是进入深更半夜,咫尺之内看不清对方,行走起来也十分困难,而且始终走不出这黑暗的隧道,像夜晚始终熬不到天晓一样。这就为四周的山民赢得了充裕时间,尽皆逃得远远的。

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此以后,山民们便把朱元璋驻军扎寨的那座山叫作“瓦子寨”,拦住官军不能前进的山崖称之为“拦官坪”,不过后来渐渐喊成了“岚光坪”;那被官兵凿开的隧道就叫作“川门子”;而那黑雾笼罩致使官军走不出去的长冲,被称作“不晓冲”。

时过境迁,如今的瓦子寨逐渐成为了户外运动爱好者慕名前来的好地方。

瓦寨,海拔1071米,是宁乡最高峰,矗立在宁乡西部的龙田镇,“长沙的西藏”。其主峰为娄底、益阳、长沙三市交界处,号称三界(三区)一脚。雪峰山残存的矿脉绵延至此,瓦子峰就像残存矿脉上的一个驼峰,巍然屹立,傲视周围的千丘万峰。

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里,一个古老的南蛮之地,曾经是一个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古战场。相传,宁乡农民起义领袖梅曾占领该山,并建立了一个村庄,以对抗明朝的忠诚分子,因此得名瓦子寨

瓦子寨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寨子。瓦子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苗族文化而闻名。寨中建筑多为木结构,以斜坡屋顶为特色。寨子周围环山绕寨,寨中有村民居住,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共存。瓦子寨的风景优美,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观的梯田景色。此外,寨内还有丰富的苗族传统文化活动,如苗族舞蹈、歌唱和手工艺品等。瓦子寨已成为一个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人们前来探索和体验苗族风情。

三月三的铜锣鼓是什么由来的?

广西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苗族四面鼓手工艺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396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