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延安时期艺术创作,延安时期文艺创作

cysgjj 发布于2024-06-29 22:41:18 艺术创作 16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延安时期艺术创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延安时期艺术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38年延安创办的一所艺术学校?
  2. 南泥湾创作时间与背景?
  3. 1945年谁主持创作 白毛女?
  4. 《回延安》写作背景?
  5. 《回延安》写作背景?

1938年延安创办的一所艺术学校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成立。鲁艺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在延安7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开办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大批人才。

鲁艺还创作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延安时期艺术创作,延安时期文艺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泥湾创作时间与背景

南泥湾创作时间与背景:

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

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延安时期艺术创作,延安时期文艺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45年谁主持创作 白毛女?

一九四五年十此作品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由贺敬之,丁毅两位同志执笔完成。

“白毛女”来源于一个富有***色彩的民间传说,主人公喜儿的命运概括了旧社会亿万农民受压迫剥削的苦难历史,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此作品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录入初中语文课本中。

延安时期艺术创作,延安时期文艺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河北阜平一带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一举成功。《白毛女》的成功,与人民艺术家王大化付出的心血是分不开的。

贺敬之在回忆《白毛女》编演那段历史时说:“这部新歌剧的表演构思主要出自于王大化。”

王大化是山东潍坊人。1939年秋入延安,先进马列学院学习,后调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朗诵教员兼实验剧团演员。

1、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

2《白毛女》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主题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光明的新社会。

《回延安》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回延安》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人)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延安时期艺术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延安时期艺术创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414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