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哥特艺术创作,哥特艺术创作的特点

cysgjj 发布于2024-07-17 00:31:57 艺术创作 1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哥特艺术创作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哥特艺术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西方哥特时期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与成就?
  2. 哥特文化的定义和意义?
  3. 哥特式名词解释?
  4. 哥特式是什么意思?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西方哥特时期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与成就?

自12世纪中叶萌发的哥特式美术(12~15世纪)逐渐取代了罗马式美术,全面控制了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领域,使中世纪美术获得了更多元的发展,问题来了: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西方哥特时期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与成就?

西方哥特时期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与成就

哥特艺术创作,哥特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教信仰不断追求向上攀升的精神升华,教堂形式从罗马式向上发展的尖顶,逐渐形成越来越高耸的穹顶、塔楼,于是产生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这种式样的建筑发源于12世纪的法国,我们都知道,建筑也是属于美术,既然有哥特式建筑,就会有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及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简言之,哥特时期的绘画风格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这也是人们对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印象,

即便绘画风格如此,但并非哥特式绘画就一文不值了,毕竟完成一幅看似简单画作需要充足的实践和熟练的技艺,比如,安布罗乔·洛伦泽蒂笔下的壁画《好***的寓言》,艺术家在这幅壁画中竭尽全力去营造一个繁荣安定的城市环境不同样式的房屋建筑被涂抹上明快的色彩,形形***的城中居民在整洁、繁华的市井之间谈笑风生、载歌载舞、互惠交易,

哥特艺术创作,哥特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良好的秩序让小城充满了生机和人情味,商业的蓬勃发展让人们拥有了曾经难以企及的奢侈体验,而作为精神慰藉的艺术也在此获得了难得的喘息,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充满生机和人情味的城市(这和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有着同样的情怀)后期的佛罗伦萨画派,正因为受哥特式绘画因素的启发,在乔托等画家的努力下,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这也证明了哥特时期绘画的成就。

哥特时期的壁画《好***的寓言》

哥特文化的定义和意义

哥特(Gothic)最早是指西欧的日耳曼的部族。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是在建筑、小说音乐电影游戏等方面。

哥特艺术创作,哥特艺术创作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哥特的意思个人认为比较贬义,多译为黑暗、野蛮、另类。比如哥特式建筑的取名就是因为意大利人记恨西哥特人毁掉了罗马帝国以及对文艺复兴的中世纪的否定,称这一时期为“Gothic”,译为野蛮时代,哥特建筑由此得名。另外万恶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冷酷的剪刀手爱德华就是哥特式***和电影的代表人物。源于哥特一词阴暗另类的人文色彩,哥特音乐从此发掘,形成了哥特式的摇滚音乐,黑色阴冷的哥特风格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哥特文化更加多元。如今也成为许多游戏的题材被开发利用

哥特式名词解释?

随着贸易的复兴、中产阶级的出现以及行会组织的发展,12世纪后半叶起,西欧渐渐流行起了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Gothic)”一词的来源颇难说清,因为“哥特”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的名称。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继罗马式后兴起的新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也早已融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

哥特式风格起源于法国,随后很快扩展到欧洲各国(尤其是北部)信奉***教的地区。

最充分体现哥特式艺术独特风格的还是教堂建筑,哥特式教堂使宗教建筑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英国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又高又大的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整体风格高耸消瘦,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哥特式艺术,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3世纪,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式,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地区,这种风格仍延续一段相当长时间。该风格在18世纪重新被肯定,“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19世纪之后仍偶尔被应用。

哥特式是什么意思?

哥特式是指一种起源于12世纪中期欧洲的建筑风格。它的特点是尖拱形的拱形、细长的柱子、浮雕和绘画装饰,以及玫瑰窗等元素。哥特式建筑的出现标志着欧洲西部文化的兴起,也代表着中世纪末期欧洲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哥特式建筑成为欧洲传统和现代建筑的主要影响力之一。它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堂、城堡和***建筑等重要的建筑中,作为文化和历史的遗产保存至今。哥特式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更是一种精致的建筑文化艺术表现

哥特式是一种由哥特部落引领的、起源于12世纪末的欧洲建筑风格,通常指的是哥特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极具壮观、高耸、雄伟的特征,用特殊的技法营造出高高的拱形和窗户,加上尖塔般的尾部。

哥特式建筑还运用了古典式的柱式,经常***用几何形状和累级拱廊。哥特式建筑的建筑材料通常有石灰石、石英石和玻璃等天然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当时受到广泛使用。哥特式建筑被认为是欧洲建筑史上最重要的艺术风格之一,并流传至今,从文艺复兴之后一直存在于各种建筑的设计中。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雕刻和装饰性,而且建筑物也更加壮观。

哥特式(Gothic)最初是指中世纪欧洲的“哥特人”文化,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建筑风格和艺术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始于法国,最早出现于12世纪,直到16世纪仍有建筑师使用。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尖顶拱顶、飞扶壁、挂脊、悬挑式屋檐以及丰富的浮雕和装饰。

它一直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代表之一,展现了欧洲中古文明的繁荣和鼎盛时期,同时也呈现出古老神秘、怪异的形式美学风格,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受到广泛的认可。如今,哥特式建筑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和艺术创作。

哥特式是一种艺术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绘画、雕塑等方面。其大量使用了尖拱式拱顶、花窗玻璃、飞扶壁等特点,强调建筑的垂直线条和斗拱的装饰[_a***_],使整个建筑透着一股庄严、神秘、沉稳的氛围,象征着中世纪欧洲人民对神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同时,哥特式的艺术风格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中。经过多年的演化,哥特式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和历史风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哥特艺术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哥特艺术创作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4557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