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艺品 > 正文

女婿手工艺品,女婿手工艺品图片

cysgjj 发布于2024-09-18 22:07:29 手工艺品 15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女婿手工艺品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女婿手工艺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诸葛亮的“布衣”是用什么材料缝制的?

诸葛亮的“布衣”是用什么材料缝制的?

谢邀,诸葛亮的“布衣”是用什么缝制的?

古代衣服都是用手工缝制,秦汉前用骨针,到了秦汉穿孔技术更进,已经用到铁针。

女婿手工艺品,女婿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在汉末三国,那时还没有棉花,缝制衣服的材料大多是“麻、葛、蚕丝”。

以麻葛制成的布料,就是古代说的“布衣”,古代大多平民百姓穿的衣服都是以此制成 ,所以布衣也称平头百姓。

诸葛亮,《出师表》自称“布衣”指的就是自己原是平头百姓,而那时的平头百姓穿的就是麻布、葛布缝制的麻衣,葛衣、葛巾,统称“布衣”。

女婿手工艺品,女婿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布衣,在三国时期是用亚麻与苎麻偏织而成,亚麻更硬,苎麻的软和一点。官贾富商服装以丝织品为主,布衣泛指平头百姓。刘备在隆中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这个布衣,穿的肯定是丝织品。东汉末年到了爹不痛,娘不爱的时期,谁也不管,诸葛亮做为荆襄名士,大世家的女婿,荆州牧刘表的姻亲,不能太寒酸,还要外出寻师访友,服装肯定是好的。躬耕只是少年时期的事了,成年以后,诸葛亮在荆襄圈内享有名气,诸葛孔明者,卧龙先生也。

汉代的布衣原料有葛、麻两种。布衣也有粗、细之分,纱线多的则细,少的则粗。

《史记 · 景帝纪》载:“后元二年,令徒隶衣七緵布”。

女婿手工艺品,女婿手工艺品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緵为80根纱,也就是80缕纱。七、八緵纱的布就是“布衣”中的“粗布”,十緵以上的就是“布衣”中的“细布”了。

后汉还规定,“佐史以下,布衣冠帻”。(见《后汉书 · 礼仪志下》)

佐史就是年俸百石以下的小吏,州县官员的低级下属。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定,诸葛亮应该是要穿布衣的。

但是,诸葛亮并不是真正的布衣,而是官宦子弟,是个儒生,即读书人。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暑豫章太守。玄将亮及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这段记载说明诸葛亮祖上是做过中央级别的大官的,父亲也做过小官吏。但在诸葛亮兄弟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诸葛亮兄弟二人成了孤儿,是叔父一手把他们抚养成人的。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往依”刘表之后,刘表也没有让他做官,充其量只能在当地买田置宅,当个土财主了。“玄死,亮躬耕陇亩”,这是比较确切的说法,就是说叔父死了之后,诸葛家是越来越贫困了,诸葛亮也需要亲自参加体力劳动了。参加体力劳动,肯定得穿布衣了。但诸葛亮所穿的布衣,绝对不是“徒隶”所穿的“七緵布”,应该是比较好一点的“七緵”以上的布衣。为什么呢?一是“七緵布”是“徒隶”才穿的,与诸葛亮的身份不合;二是诸葛家再贫困,也不是象普通老百姓那样的贫困,顶多是从“地主”下降到“富农、中农”那种水平了。

总之,诸葛亮的确是穿过布衣的。他说的“臣本布衣”也是句大实话。不过,有“布衣”经历的官往往才能体会到“稼穑之艰,民生之苦”,才有可能做个好官、清官。诸葛亮的“布衣”身份,应该是他能够成为千古贤相不可或缺的人生经历。

诸葛亮处于东汉末年之际,此时平民所穿布衣,应是麻布。所谓麻布有***(线麻)布和苎麻布等。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指头粗细,2~3米高,秋末成熟后,放入池塘沤至发软,捞出沥干,剥麻皮,晒干,细分,纺绩,制衣。麻衣粗且硬,穿着不是很舒服。但古人为时所限,不可能想到有如今棉麻布的松软细密,也就满足于当时的麻布衣服了。

其实,我国很早就能制出帛布(丝织品)但其做工复杂,数量极少,只能供达官贵人,老者穿用,其他人则不得穿用。诸葛亮一介年青农民,只能是穿麻布衣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女婿手工艺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女婿手工艺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602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